央广网

央广网娱乐 > 娱乐专题 > 抗战中的歌声传奇 > 人物历史

央广网

马可:为人民而歌的音乐家

2015-07-24 10:13:00 来源:大河网

马可

  马可——为人民而歌的音乐家

  马可(1918-1976),江苏徐州人。中国著名音乐家、音乐教育家。1935年至1937年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。他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研究,创作出了二百多首(部)脍炙人口的作品,其中歌曲《南泥湾》、《咱们工人有力量》、《吕梁山大合唱》,秧歌剧《夫妻识字》、歌剧《周子山》、《白毛女》、《小二黑结婚》,管弦乐《陕北组曲》等流传最为广泛,著有《中国民间音乐讲话》、《时代歌声漫议》、《冼星海传》等书籍,在歌曲创作、歌剧创作、音乐理论方面都作出重要贡献,为人民留下了丰富的遗产。

  1918年,马可出生在江苏徐州的一个自由职业家庭,他的名字是从福音书上圣徒马可那里借用而来。1935年,他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,刻苦读书,“梦想做一个发明家”,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。“一二·九”学运后,他和许多进步青年积极响应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,走出校园,到开封火车站参加“卧轨请愿”示威,露宿十多天。抗战爆发后,他积极发起和组织河南大学“怒吼歌咏队”,编选和教唱抗日歌曲,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。他以火一般的热情,创作了《保卫我们的平津》、《抗日五更调》等群众歌曲。适逢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率“救亡演剧队”来到开封,住进河南大学大礼堂。马可一直跟随冼星海参加各种救亡歌咏集会,成为他的得力助手,得到了冼星海的直接教诲。

  1937年12月,19岁的马可毅然抛弃科学救国的幻想,投身到抗日洪流中。他参加了“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”,后改编为“军委会政治部抗敌演剧第十队”,创作出《保卫洛阳》、《守黄河》、《吕梁山大合唱》、《游击战歌》等200多首富于战斗性的救亡作品,在群众中影响很大,被冼星海称赞为“极力趋向大众化、民族化的新形式”。

  1939年底,马可来到延安,经冼星海推荐,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。在1943年的新秧歌运动中,他编写剧本、作曲、参加演唱和乐队伴奏。由他编写的节目生动活泼、通俗易懂,受到群众热烈欢迎。由他作为主笔者创作的歌剧《白毛女》,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,被誉为新歌剧的里程碑。

  血海深仇》、《夫妻识字》、《小二黑结婚》等歌剧。1947年2月,马可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实现多年夙愿。

  建国以后,马可的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研究进入了全盛期。他历任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室主任、歌剧系主任、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兼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、《人民音乐》主编等,长期担负着音乐教育、戏曲研究和发展新歌剧事业,同时还写出了《中国民间音乐讲话》、《时代歌声漫议》等百余篇音乐评论和理论文章。文革时,遭受“四人帮”迫害、审查达十年之久,马可卧病在床时还念念不忘为人民谱写新的音乐作品。1976年7月,这位为人民而歌的音乐家离开了我们。但他的歌至今还在人民中间流传着,他走过的光辉路程,永远留在人民的记忆中。

编辑:董雯

关键词:马可;人民音乐;民族音乐研究;1918年;小二黑结婚

说两句

参与讨论

我想说

央广网官方微信

手机央广网

点击排行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6807188 新闻热线:4008000088 E-mail:4008000088@cnr.cn
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
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| 央广网介绍